边缘生存三期学员评价

李东东 男 2009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

边缘生存课程感想

人生感悟。至少打破了以前小学课堂上课大家恭恭敬敬的把手放在桌子上或是大学大家混混欲睡的趴在桌子上的课堂空间氛围。所以他的课堂从来没有人睡觉,因为困的人可以在宿舍睡,没有强制性,但是大家都不在睡觉,而是早早的赶到(至少比他早到),因为这节课至少比在宿舍睡觉能更好的利用时间、能更好的学习和对自己产生一些思考和影响。

感觉这个老师很有内容,至少不是一个“正常”的人。应该很有故事或是。而且他的故事或是经历很让我好奇也很值得我去倾听和学习。他的眼神充满内容。

我是“边缘生存”课程的第三批(应该是吧?)学员,一上来就是“生存穿越”项目,当时分为两队:No.1队和六角星对。然后就是一些基本的队徽、队标、口号等设计。团队合作的项目或是个人单干的项目。在这里我们充分的展示自己的“生存本能”、展示相对真实的自己。开始在自己的边缘环境中生存。这是一个游戏,任何游戏都有Bug(漏洞)就像人生的缩影一样。考验每个人对于规则的理解、对于团队的合作、对于个人性格和能力的考验、对于环境的影响和反影响。这些都是在中心生存的人所无法想象感受和经历的。更是一次难得的心理历程。他把自己阅历和学习到的经验糅合成一个小小的游戏和PK来带给大家。在游戏中完全展示自己的天性:或是执着,或是放弃,或是恐惧,或是勇敢,或是思考,或是愚蠢,或是冲动,或是坚持底线。

后半部分的是“会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道受业解惑之前自己先得道无惑,陈Sir在突破了自己(这个过程是任何人无法想象的,我曾经试图觉得我能理解这个过程,后来我觉得我错了),每一个故事都有他的心酸,任何故事都是别人的故事。无法完全体会,只能慢慢感悟。他给我们讲这个过程和自己所做的努力在此之间的挣扎,勇者无畏。

扈超 男 2008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  国有建筑设计院从事建筑电气设计工作

伴随着毕业典礼的结束曲,我们也告别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告别了深爱着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学四年给我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这其中让我最感慨的就是认识了陈颜老师与他的《个人成长与团队协作》课。

很荣幸能够在大学四年中参加陈颜老师的《个人成长与团队协作》这个在学校中很实验的课程,并且参加了两年,可以说我是这门课程中参与时间最长的学生之一,并且给我的收获也是任何课程所不能比拟的。

在这个课堂上,你看不见普通老师上课严肃的样子,也看不见学生大段大段的抄笔记或者在台下聊天,看课外书。这是一个活泼又不失严谨的学习态度的课堂,因为这是一次了解自身身心的旅程,这是一次给自己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内心的机会的旅程。

陈老师每次上课穿着都很随意,大裤衩配凉鞋,就是他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正是他的这种休闲的打扮,让我们觉得他是一位和蔼可亲又不失严厉、随性生活、注重内在心灵修养的老师,其实,这也是我所追求的生活态度。由于这个原因,我几乎没有逃过一回课,很想把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记在心中,但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体会到,心灵的理解与反思比单纯的记忆与模仿更重要,所以,在生活中,我把课程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件小事当中,用心体会,去发现生活的美。

21世纪是快速发展的世纪,也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所以,大三时,陈老师的这门课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报名人数一度达到百人,有很多我认识的同学应为没有报上这门课打算来旁听,这使我对这门课充满了热情与好奇心。但第一次上课陈老师的一席话给我们在座的所有同学都产生了不小的震动,陈老师说:“这是一门充满竞争与淘汰的课,课程犹如社会,每个人都要遵守我所建立的规则。只要在竞争中失败或是淘汰就没有机会继续参加这门课的学习。”这样的话我在大学中还没有听到过,大学的老师因为自己的声誉和生源等原因,都是迫不及待的想让听课的人越多越好,而陈老师为什么不担心自己的利益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开始了本课程第一阶段的学习。我们先后经历了分组、建队、小队间合作PK、小组内讨论分工合作等一系列实战活动。当有的小组失利,需要整个小组上台,当着大家的面淘汰组内的一名成员时,我感到了现实的残酷性以及人性的真实,我们为了生存,虽然不会有动物世界间的拼个你死我活,但弱肉强食,竞争,保全自己,比拼他人是生存最真实的情况,我们谁都不可避免。看着被淘汰者黯然离场,这给了我们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以深刻的震撼,让我们真实的了解到了社会,了解到了人性。由于不堪于强大的压力,第二节课就有许多同学没有参加,直接放弃了挑战自我的机会。现实是残酷的,当有些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逃避终究不是个好办法,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勇者的呼声。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陈老师并没有用固定的理论给我们以填鸭式的灌输,而是从生活中举实例,以影像的方式传递给我们以最直观的信息,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的讨论,有些时候,大家讨论的结果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并且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观点的阐释,甚至超出了陈老师所能想到的范围,正是这种相互的互动式的讨论,让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开动脑筋,与他人互相学习,互相分享感受,开阔了我们看问题、想问题的方法。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陈老师与大家互相分享自身的故事,体会自身的内心。每位同学在放松、自然、相互信任的情况下,讲出自己的往事,心灵成长的故事,每说到激动处,同学们都潸然泪下,好像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正是这种共情,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受,让我们大家都体会到别人的成长道路上的辛酸苦辣,了解每个人的性格,心理状态,从精神层面给予朋友式的良好陪伴,以至于我们现在大家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甚至超出了亲人层面,只要一人有难,大家都会不顾一切的跑到他身边尽力帮助他。正是这样的课程,才是我们了解到我们这代独生子女虽然在别人看来独立性差,不会关心他人,但是通过陈老师的课,激发了我们内心最纯真的情感,互相帮助,成为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知己,我想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陈颜老师以及他所创办的《个人成长与团队协作》课吧。

现在我已工作,与陈老师一别也有快一年了,想念之情溢于言表,现在他有没有长胖?身体是否健康?工作有没有太多?这些都是不光我也是我们上过这门课的所有同学最想问的问题。真是很想再坐在他身旁,再听他讲讲自己的故事,听听唠叨,听听教导,也许语言不中听,但句句都饱含着老师对学生的热爱之情,也正是这些“家常话”,让我们明白人生的真谛以及人生所追寻的意义。虽然这门课建立时间还不长,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正是这门课最核心的理念——试错,我们在生活中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一次试错经历,也许上次这样做就是对的,但这次就不行了,世界是变的,我们的生活也在随时随地的改变,谁都不敢保证我们每一天都生活的一样,那样也失去生活的乐趣。正是这种试错心态,让我们保持对事物的孩童般的好奇心,以及处理问题严谨的方法。在他的课堂上,你永远不会听到,你应该做什么,你不应该做什么,生活没有对错,每个人都有尝试的权利,至于尝试的结果也会因人的不同而不同,这就是太极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万物之中,阴阳合一的辩证观。他给了我们大学生不一样的感觉,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只有黑与白,对与错,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在黑白之间更多的是灰色,需要我们去领悟,去体会,《个人成长与团队协作》课就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提前了解社会,提前把身份转变成社会人。

对于这门课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时间的短暂,其实相聚就是一种缘分,有聚就会有散,在人生的道路中,谁都不会陪自己过完一辈子,自己的路还是由自己去走,没有人能够代替,幸运的是有人能够陪你走一段旅程,所以我们要珍惜并且感恩与我们并肩同行的人,他们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情愫,让我们性灵达到充盈,生活充满乐趣,我们无法选择起点与终点,但我们可以选择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我们要走的路,艰辛的路程中有家人的陪伴,朋友的鼓励与老师的教导,这就足够了~

再次感谢陈颜老师以及我所认识的各位同学,是你们让我有机会了解这方面的内容,有机会反思自己,明确方向,也许我做的还不够,但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有机会在我们形成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思考自身,思考社会,就已经是我人生的财富,我们还求什么呢?

 

 

岳媛 女  北京工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研究生

无论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物质,多么喧嚣,当你宁神静气,轻阖双眼之时,总会有一个时刻,是一个感恩的时刻。回首大学四年,无数次的铃声响起,上课,下课,但没有一个课堂能留给我比《边缘生存》更深的印象。

陈老师不太好搞宣传,只一个简单的A 4纸宣传页,介绍了课程大体的情况。然而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一页纸,打开了我对自身的思考阀门。我好像一个被吹起来的气球,突然知道哪儿漏气了。所以我会感激命运,因为它将我带到了这里:

在这里,我的心情每次都不尽相同。从第一次“玩”游戏时的玩世不恭,到倾听大家分析时候的自愧不如。从每一次PK时的献言献策,绞尽脑汁,到团结一致,再到骄傲轻敌,不屑一顾,到失败,到反省,到伤心落泪,到坦然面对……一个过程下来,心里很累,也很满足。

上了一年半的课,我感觉很有收获。

从小里说,我结实了许多朋友,大家闪动着各自聪明智慧的火花,碰撞出发自内心的感慨;也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劣势,在将来的学习中,懂得怎样去扬长避短,对症下药。同时,(引用一下陈老师的话),每一个人都是一面镜子,你从他人的身上会看到另一个自己,认识自己总是困难的,认识别人容易的多。你尽可以自由的去评论,或褒或贬,但也要记得,用量过他人的尺子再量量自己,方知道乌鸦和猪哪个更黑。

从大里说,《边缘生存》用我们自己当例子,给我上了一趟生动的课。它告诉我要“勇敢”。勇敢的面对挫折、困境,勇敢的面对未知、恐惧。也许写下来是只言片语,但这两个字会在我今后的几十年乃至近百年里,鞭策着我的成长,受用一生。

最后,提一些建议吧:)

1、  希望老师对活动的组织方式再多做一些考虑,力求使每个参与者的积极性都被极大的调动出来,弹簧压下去了才能弹得高

2、  内容上,我觉得之前课堂上采用过的商业案例特别好,既渗透了课题的主旨,有包含了现实的东西,对大家扩充知识面,毕业时就业都会有实际的益处,可以更加丰富这方面的内容

3、  建议别再允许有男女朋友关系的同志们来一起上课,这对双方关系的刺激可能超乎想象.

 

朱晓南   男   北京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2009应届毕业生

我在陈颜老师的个人成长课程中的收获和对课程的看法

我要感谢陈老师,感谢陈老师为这门个人成长课所付出的全部心血,感谢陈老师的课程所带给我的一切。

就在几天前,我还被同学问道:“你到底从陈老师的课中学到了什么?”我竟一时答不出来。回首过去的这三年,我跟着陈老师上课的这三年,我努力地去总结我的收获。

我学到的不是知识。陈老师不讲知识,不讲1+1=2,不讲牛顿第几定律。尽管,我因陈老师的推荐而去读了不少著作,学到了很多知识。但从陈老师的课程本身中,只能学到很少量的知识。因为课程的重心不在知识。

那我学到的是学习方法吗?也不是。世界是复杂的,不同类型的知识是有差异的,学习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各有千秋的。根本就没有可以以一应对世间万物的学习方法。课程的重心也不在这里。

那我从陈老师的课中到底收获了什么?真要说的话,那就是——心理的转变,又可以说成是思想的转变,又可以说成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三年前我是那样想问题的,现在我是这样想问题的。如果三年前我遇到一件不曾做过的新奇的事,我会冒出的想法是:我不想做它。即使我对它完全不了解,我也照样会说:“它很没意思。”如果现在我遇到一件没有做过的新奇的事,我会冒出的想法是:我想做它。我会说:“做做看,也许会很好玩!”我的收获就是这种心理上的转变,思想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

这种转变对我而言,意义非凡。它让我战胜自己那不成熟的过去,让我成长,让我的精神得到升华。它让我成为现在的我,不再是过去那不成熟的我;它让我变得勇敢,不再是过去那个胆小懦弱的我;它让我变得有责任感,不再是过去那难当大任的我;它让我懂得爱和关心别人,不再是过去那对周围人冷淡无情的我;它让我认清自己,看清自己身上的优点与缺点,不再是过去那个,纵然有这样那样缺点却浑然不自觉的,不求上进的我……

太多了。

可以说,老师改变了我的一生,我的一切。

老师对我的影响是几句话难以明说的。

感谢陈老师。

 

 

相  政  北京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2009应届毕业生

直抒己见了,请师父和学友们见谅。

心理学的奇妙,很早之前就领会到了,但真正步入他的殿堂,却是通过陈老师的课程:

搞心理的人,大部分都存在心理问题。(目的根源是想治愈自己)

就算把心理上的问题摆在他面前,他也很难认同。

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拖拉”与“逃避”、“抱怨”和“焦虑”。

……

从师父的课程上学到了很多很多,很感谢师父让我明白这些,更明白了自己。

但有些问题,我们却需要自己去尝试

很多情况下,课程教会了我们这个东西是什么 what 或者 why ,但是我们很大程度上依然不知道怎么做。how这个东西也许是每个领域的不同,方法会很多,这是很多人依然是很多人,自已依然是自己,没有进步、没有改变的关键。

我明白师父一直提倡的一个观念很对—-试错。就是鼓励大家去做,然而有的时候,很多人并不需要的是鼓励,甚至激励。上过您的课程,我们回去的路上都自信满满,心中会有数不尽的激动,但它们到底能维持多久?您说过自己很不信那些所谓的成功学,但在我看来那些很大程度上也是激励的东西。

试错,貌似永远停留在一个概念上,我们怎么去做。有能力才能克服未来的挑战,有方法才能让能力不断成长。也许是我学艺不精,在这点上没有领会到导师授课的精要。

师父说认识到就已经很不错了,不急于马上去改变20多年来的东西……然而,我们迫切需要却恰恰是这方面的东西。How的概念是我通过其他一些途径在逐步学习,希望在今后的课程上能重点突出些这方面的东西。

在后来的课程上看到了一些与心理治疗相关的内容,包括回想过去、改变过去,这些都是相当好的方法。我也在逐步运用。

推荐师父看下NLP相关的知识,给我们一些这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廖晓钟   计算机应用技术工学硕士  男

第一,陈老师的课程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在一个团队里进行合作挑战,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第二,陈老师的试错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只有不断犯错才能不断成长。我们总是怕犯错,所以我们有很多残缺;人生要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试错与成长,然后是创造与分享。

第三,拓展课程内容丰富,以学生活动为主,以陈老师点评为辅,充分调动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让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很多内在的东西。

 

 

刘葳   计算机应用技术工学硕士  男

对“边缘生存”课程的感受

这个课程可能给我最多的就是对“勇敢”的理解,深入地感受,就是对心灵松绑的过程。时间已经度过了一年了,这一年间,每天我几乎都在用心思考那课程给与我的启发,用心感悟生活中自己的每次改变,每个冲突,勇敢面对的道路已经打开,路就在脚下!

还有就是对团队的理解,在团队中的成长,从团队的眼睛里看自己的成长。我不知道是不是有灵性的东西存在,让悟性这种东西能够帮我们更好的成长,不知道自己的感觉是不是准确,今后的成长中,我需要这个团队帮我去确认。

对整个课程我是收获很大的,很感谢陈老师!有两点希望:一是希望陈老师能够把课程按照原来设计的步骤上完,加大对团队的认识;二是希望大家的成长团队能够组织起来,意识到大家的成长有了很好的开端,别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