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绪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1.4、基本情绪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上面我们讲到不良的个人情绪模式决定着我们的人际关系,使人常常处在不平衡的人际关系中。例如,那个对外百般讨好忍让,对内无节制发泄愤怒的同事妻子。我们来做一些分析:在日常的生活中,面对外界她处处与人和平,避免冲突的发生。要做到这些她就要时时的提防和提醒自己。所以,日常对外的任何交往她都是紧张和设防的。这样的紧张是必需要放松。那么,她去哪里放松呢,就是她认为安全的地方,她的家庭。过度的紧张必然带来过度的释放。在家里,她的过度释放就会让她的家人感到受不安和无所适从。这就造成了她的生活常态,在白天和外面,别人让她紧张,晚上回到家中她让别人紧张。无论在那里,是的社会关系还是家庭关系她都和人处在一种不安和对抗之中,或者是别人总是给她带来不良的感受,或者是她总是给别人带来不良的感受。在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中,没有一个人会感到轻松和愉悦。这就是不良的个人情绪模式带给人们日常生活的东西——只有紧张和伤害,而没有别的。

无论是对外表达得不到满足还是压抑表达的欲望,都会将能量转化成负面的情绪。前者在过渡表达和无法满足之间愤怒,后者在天然的表达欲望与自我否定之间纠结,使能量在一种不健康的消耗过程中伤害生命。怨恨和自我压抑是基本情绪中最常见的两个主要内容。由此基本情绪会影响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就五个方面来讨论:基本情绪与父母的关系,基本情绪与自我的关系,基本情绪与两性关系,基本情绪与工作关系,基本情绪与亲子关系。 继续阅读

基本情绪的双重模式

1.3、基本情绪的双重模式

        基本情绪的形成不仅来童年与抚养人之间情感互动中爱的缺失,还来自对爱的表达缺乏——即对爱的期待和对不满情绪的压抑或过度宣泄。生存能量的激发始于‘饥饿’,即因某种生存滋养匮乏而产生强烈的需求感。当情感的需求未获得满足时,生存能量就会被激发出来。能量的流向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外释放,不断地努力去表达,争取爱的滋养和被爱的满足;另一个方向是向内攻击,通过压抑来消除对爱的需求欲望和降低对爱的需求感,以消除不满足带来的痛苦。对爱没有欲望和要求,就不会因为爱的缺失而痛苦或感到受伤害。也就是佛教所倡导的,即所谓‘禁欲’和‘无我’,或是儒家提倡的‘孝顺和忍让’。

        不健康的对外释放,是指情绪的表达是一种过度的宣泄,将个人的情感需要和满足完全依赖于他人的提供,其表现是不分场合、对象和时间,只要有需求就要求别人来满足,不能够满足就无限制的发泄自己的情绪。这类表达通常被称作是‘坏脾气’。

继续阅读

我们的情绪来自何处?

1.2、我们的情绪来自何处?

        那么,我们的情绪模式是从哪里来的呢?面对这个问题,许多人都会说,我们有情绪,是因为遇到了不顺心的人和事,是由环境造成的,换了环境就会好起来。真的是这样吗?

        东海县农民张某今年59岁,长期以诈骗他人钱财为业,已经入狱8次,狱龄达23年10个月,是一个诈骗惯犯。于2014年1月25日刑满释放。时隔两个月不到,同年3月至7月,不思悔改的张某冒充江苏省启东市的某玩具公司老板,假冒来沭阳县投资办厂,声称自己要找人装修厂房,许诺他人在其购买的厂房内装潢,骗取2.4万余元保证金。其间,以厂内食堂承包为饵,骗取他人食堂承包预付款8000元,之后消失。

  2015年1月22日,沭阳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五千元。

        人们会奇怪,为什么罪犯一放出来还会犯同样的罪,再怎么惩罚就是改不了,一个人在监狱里的时间远远大于他犯罪的时间,这是为什么?是他们喜欢监狱还是怎样的?为什么每每面临选择的时候,最终他们还会踏上同一条犯罪的道理?有人认为,这只是个特例,大多数普通人是不会这样的。他重复犯罪可能和他的环境有关,如果他不是一个农民,有其他挣钱的的渠道,也许就不会这样了。这样说并非正确。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在同样的事情上重复犯错误。例如,经常会对某一类人发火或在某一类事情上犯错误。这种不断重复的错误是有原因的,是和个人的情绪模式有关的。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大多数情绪来自我们自身内在,而这个内在的情绪与童年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继续阅读

我们的情绪

        1.1、我们的情绪

         一个胆怯的小女生曾向我抱怨,北京人如何如何没素质。原来,她乘地铁在电梯左侧快速通行道上总是被一些人堵住,无法顺利通行。我问她,被堵住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她告诉我什么也没做,就是站在人家的背后生闷气,认为这些人故意站在那里,一点公德都没有。我建议她下次试一试,有礼貌的请前面的人让下路,看看会有什么不同。后来,她对我说,当她请人家让路时,大多数人都会礼貌的让开,并会说对不起。我说这个让你发现了什么?她说她发现其实大多数人并非都是有意阻挡别人,其中有些人是真的不知道那里是快速通道,有些人是因为一时疏忽忘记了,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带的东西太多不方便。我说,其实他们并非是你原来想象的那样没有公德或故意在阻当别人,对吗?她说现在看来是这样的。我接着说,所以,你原来感受的愤怒和不满并非是人家给你的,而是你自己的,你同意吗?她笑着认同了。

        这个例子说明,人们日常的喜怒哀乐并非来对方,而是来自自己的内部。几乎很少有人认同这一点。人们会举出各种理由来说明,自己愤怒和不满统统来外界的各种不公。这样说是否真的有道理呢。这个女孩是我的一个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在进一步的接触中我发现她很善良,待人接物,尤其是对熟悉的人,是那种十分温和的人,从来不会发脾气,可是又容易生气,尤其是和陌生人在一起,遇到些许的不顺心就容易产生心里的不舒服 ,又不发泄出来。长期的心理学临床观察让我发现,许多人都和这个女孩一样,总是有些特定的人和事经常会引发他们的愤怒和不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