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生存与自我发展课程内容

1、课程目的

  • 解读困境对个体成长的意义
  • 关注个体对困境的心态
  • 剖析个体面对困境的瓶颈
  • 培养个体对困境的积极心理
  • 提升个体应对困境的技能

2、课程理念

 无论在工作或家庭中,个人都会遇到了发展瓶颈——事业的停滞、婚姻情感淡漠、亲子关系紧张……。如何在困境中为自己、家人、孩子和团队赢得未来,唯一的答案就是“从自己的内在开始”。

边缘生存与自我发展”是一门全新的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课程。

边缘生存”一词汇对许多人可能十分陌生,是陈昭平教授多年“极限生存”经验的总结,结合大量的临床心理治疗、个人成长教学实践,并与进化论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边缘生存理论”认为:在日常生活和个人发展中,人们每天都会遭遇“困境”。几乎所有的成长都发生在“边缘”。因此,“边缘生存与自我发展”是关于“困境”及困境超越的个人成长性课程。

 困境是个体成长的资源还是障碍,决定着个体生存与成长的质量。本课程将从全新的角度展示“困境”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困境”实现个人成长、家庭建设和组织发展,并从理论研究和课堂临床案例对如下观点给予印证:

▲ 困境与爱是等价的

▲ 困境是个人成长的资养

▲ 没有困境就没有个人成长

个人成长与组织发展的核心是面对和超越困境

3、授课形式

  1. 理论讲解:透过详实的理论讲解——解读自我发展的定律。
  2. 案例剖析:透过真实案例——了解真实的生活与生命的存在,激发生存意识。
  3. 心理测试:透过心理学测试和分析——揭示学员个体自我发展的瓶颈。
  4. 分享交流:透过分享交流——帮助学员掌握内在的“困境转化”技术。

陈钊平:对现代教育的反思以及我的尝试

一、这样做是否就足够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学校制度是帮助青年成长的唯一的或最有效的方式,一个人只要能够认真地完成学校教育,他就握有了应对未来的一切。但是,这样做真的就足够了吗?

传播知识成为教育的核心是出于人类遗传的天性。不管人们经历过什么,他们都想将自己的经验完整的留传下来。于是便有了教育——将经验进行记忆和复制,使之得以保存和流传。人类对知识的记忆所采取的方式是基本一致的,先人从经历中提取出经验,用文字记录在石板或纸张上,后人通过读取这些文字将前人的经验转换成自己的生存技能。

愿望和现实总是存在着差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人的经历再丰富,取得的成就在辉煌,在他离世以后,他的子孙仍需要一切从新学起。世界童军组织的创始人贝登堡(LORO  BADEN  POWELL)在《成长的哲理》一书中讲述了他一次出游的经历“当我划着一艘桦木船途径安大略省的一个湖泊时,遭遇了一场大风暴。……我从一条小溪进入更见宽阔的湖面时,天色突然暗了下来,同时挂起了一阵疾风,越刮越猛,湖中涌起了一个又一个大浪。……一旦通过一个浪头,便立刻将其置于脑后,继续积聚全身力量来应对下一个浪头。对于各种情况,都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勇气和充沛的精力,稍一松懈,就有可能会酿成大错,甚至丧失生命。……这种风浪中的前行类似于我们忙碌的人生。人们时常深陷狂暴的浪花所制造的困境和诱惑中,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人事先警告他将要发生的各种事情以及应对方法。”

一个人的经历再丰富,其子孙的未来也会与之不同。就像贝登堡在湖泊中遇到的暴风雨一样,没有哪两个风浪是一样的。

继续阅读

四期学员课程评价

刘磊  男   06021108班

个人团队成长与团队合作心得评价

在移动见习之余,把这学期的作业重新看了一遍,再回首,时光如白驹过隙,仿佛眨眼间,一学期已然过去。在成长与团队课程认识了很多同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也认识了在工大很有个性的陈彦老师,更重要的是接触了不同的思想,理念。自我认识,自我期待,自主学习,自我防御机制等等一系列的对自我的关注开始走入我的生活,或许是在过程中不断完善体系,或许是新的体系建立,那些理论概念模糊了,接受了一些,拒绝了一些,改变了一些,影响着生活得点滴。

最初是计划混混日子即可,但是在班长这个责任下,在一次次生动的课程吸引下,这学期,一次课程也没有落下。总体上,是有收获的。这个收获不好用言语表述,用单位计量,但是却又肯定存在着,作用于生命。

一位数学老师能够去引领学生去关注自我,去通过自主学习,去改变自我,甚至改变社会,这很难得。更难得是在整体社会忽略“意义学习”的学习的时候,选择坚持。这条道路上的伙伴在增加,也会减少,也许有同学有时间安排,不能参与课程,但是那一点点关于“自我关注”的理念已经种下。这条道路应该是曲折,又是有意义的。

继续阅读

敬畏边缘:登山顶有感

边缘

一条没有尽头的线

站在那里

一边是光明

一边是黑暗

风轻轻擦过指尖

心在恐惧中抖颤

慢慢转过身去

依然的,走进了黑暗

在我的身后

光明开始向四周播散

 

——陈昭平,登山顶有感,2009年7月